待產包推薦清單

待產包怎麼準備?2022 營養師推薦待產包清單,提早準備不緊張!

孕晚期文章
文章
2 月 19, 2020

相信媽媽們都會希望產後親餵母乳來增強對寶寶的保護力,營養師楊佳縈以專業的角度分析親餵母乳的重要性,並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待產包的準備,一起來看看吧!

Author(s): 審稿人 - 楊佳縈營養師

待產包用品可朝4大方向準備,包含:證件資料、媽媽個人用品、媽媽產後用品、寶寶用品。按照營養師媽媽的待產包清單準備, 這樣做準沒錯!

要臨盆了!準媽媽們的心情可能既興奮又緊張,營養師楊佳縈回想當時準備生產時,就決定要親餵母乳,她也大方分享準備待產包清單的注意事項與親餵母乳的重要性。

營養師媽媽的待產包清單

▲待產包可以分成身分證件、產後使用、媽咪個人用品、寶寶使用4個部分來進行準備

待產包準備4大原則:營養師媽媽的推薦待產包清單

通常待產包大約在第三孕期時可以開始準備,建議在懷孕35周前完成準備,才不會因為寶寶提早出來與爸媽見面而亂了手腳。

該怎麼準備待產包?楊佳縈營養師認為,待產包可以分成身分證件、產後使用、媽咪個人用品、寶寶使用4個部分,按照這4個部分有條理的準備待產包,比較不容易遺漏產前該準備的東西。有些醫院會有提供一些物品,可於產檢時先詢問需要準備的物品及數量,也可避免攜帶太多或不足。

 

類型使用者物品Check
證件資料媽媽媽媽手冊
證件資料媽媽健保卡
證件資料媽媽身分證x2(孕婦及先生的)
證件資料媽媽生育補助相關資料
證件資料媽媽產檢相關報告
產後使用媽媽出院便服
產後使用媽媽哺乳內衣
產後使用媽媽免洗內褲
產後使用媽媽看護墊
產後使用媽媽產褥墊
產後使用媽媽夜用or加長型衛生棉
產後使用媽媽生理沖洗器
個人用品媽媽3C用品與充電器
個人用品媽媽環保餐具
個人用品媽媽盥洗用品
個人用品媽媽基礎保養品
個人用品媽媽髮圈、耳塞
寶寶用品寶寶尿布 (NB尺寸)
寶寶用品寶寶嬰兒濕紙巾
寶寶用品寶寶紗布衣
寶寶用品寶寶包巾
寶寶用品寶寶小帽子
寶寶用品寶寶小手套
寶寶用品寶寶配方奶

 

待產包準備建議1:證件資料準備

媽媽本身需要準備的東西較多,除了攜帶媽媽手冊外,健保卡和父母雙方身份證也一定要放進待產包,因為醫院會幫剛出生的寶寶辦理出生證明。

由於入院時,護理人員可能會參考產婦篩檢資料,也建議孕婦把產檢時做過的相關檢查報告也都放進待產包;另外如果有任何生育補助津貼相關資料,也可以先備妥放入待產包。

待產包準備建議2:媽媽生產後所需用品準備

媽媽也需要準備一些產後用品,先行放入待產包,待生產完後使用,例如待產時需要鋪在床上的看護墊,營養師表示:「因為有時在醫院內診會流血,或者落紅、破水。生完後住院期間也會用得到,因為會有惡露的排出。然而,量不用準備太多,先準備一包即可,畢竟醫院附近都會有醫療用品店,用完再補充也還算方便。」

她也建議媽媽準備產褥墊或夜用加長型衛生棉,因為產後的惡露流量大,故須使用加寬加長版型,以避免外漏。另外,如果準備上方便,媽媽們也可以將生理沖洗器放入待產包,在生產完後用以沖洗會陰傷口;或是剖腹產後因傷口無法碰水,生理沖洗器便可以用來清洗私密處。

待產包準備建議3:媽媽個人用品準備

至於媽咪個人的私人用品,如充電器與3C設備、環保餐具、盥洗用品,媽媽可以視個人需求放入待產包進行準備。

換洗衣物的部份,由於住院期間,醫院也都會準備特殊設計的哺乳服,會在胸前做開口的設計以方便哺乳,所以媽媽只要準備一套出院服就好,至於內衣褲,媽媽在待產包中,可以視個人需求準備哺乳內衣,內褲則可以選擇購買免洗內褲,放入待產包也較為方便。

另外,媽咪也可以視本人日常習慣,在待產包先行放入一些基礎保養、指甲剪、髮圈等等的個人用品,如果不是住單人房、且對環境比較敏感的媽咪也建議可以先準備耳塞。

待產包準備建議4:寶寶所需用品準備

待產包清單中當然也包含寶寶的東西,媽媽們除了可以參考各家醫院的清單備妥之外,營養師楊佳縈也分享:「媽媽們可以在待產包中先準備新生兒尿布,嬰兒尿布最小的兩個尺寸分別為NB和S,只需要準備NB尺寸即可。」

除了尿布以外,一些寶寶照顧需要的用品寫可以先放入待產包,例如:濕紙巾、出院時的紗布衣或包巾、小帽子、手套、備用的配方奶都可以先行準備。

不過營養師也貼心提醒孕婦們放輕鬆,除了必備的身分證、健保卡等證件外,如果真的忘記帶其他生產所需的東西,也不需要急著找待產包哪裡買,通常在醫院或附近藥局或母嬰用品商店也可買得到。

出院後、坐月子的準備&避免寶寶接觸的東西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的孕婦衛教手冊提醒,在尚未知道新生兒篩檢結果之前,請不要讓嬰兒衣物或用品接觸萘丸,也就是樟腦丸,或其氣味,以避免可能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因此,避免把樟腦丸放進會帶進醫院的待產包或月子包中;如果平時有使用樟腦丸的習慣,也建議先將準備的衣服洗過去除相關氣味,再放入待產包中。

另外,也要記住除了住院待產包的準備外,也須先行準備安全座椅,因出院時嬰幼兒乘車,必須使用平躺式汽車安全座椅,並且置於後座面向後方,才能確保保寶的乘車安全。

除了待產包,「哺乳」也須準備

營養師最後叮嚀,對媽媽來說,哺餵母乳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幫助身體復原,更可以增加熱量消耗。對寶寶而言,母乳有最天然的成分和營養素,也可以提供寶寶保護力。再加上,母奶的成分及營養素比例較容易被寶寶消化、吸收。研究也證實,母乳哺餵的寶寶,可以降低兒童的肥胖發生率。營養師楊佳縈更笑著說:「哺餵母乳也可以省下不少奶粉的花費喔!」

根據國民健康署孕產期飲食建議,哺乳期間熱量需增加500大卡,才有足夠的營養供給。另外,有些哺乳媽媽希望能快速減重,也要在產後2個月後才開始,每個月減重不要超過2公斤,這樣比較不會影響哺乳及身體健康,也不建議過度節食或使用減肥藥物,但可以考慮補充綜合維生素及鈣質。

因此,楊佳縈營養師也提醒:「媽媽們還是以均衡飲食為原則,適量攝取6大類食物,多喝些湯湯水水,以產生足夠的奶水。」她認為,傳統觀念中的產後進補食物,例如花生豬腳、麻油雞、豬心、豬腰等補品,含較高的脂肪及膽固醇,過量攝取會造成體重增加,早期國人營養狀態不如現在好,媽媽們適量進補就可以了。

 

營養師媽媽的待產包為哺乳做準備

 

重點摘要:

  • 待產包必備4大類物品:證件類、媽咪生產後用品、媽咪個人用品、寶寶用品
  • 媽媽們要帶健保卡,以及父母雙方身份證,因為要幫寶寶辦理出生證明。
  • 看護墊、產褥墊或夜用衛生棉、生理沖洗器等,媽媽們可以事先準備,但不用多,不夠再去附近藥局購買即可。
  • 哺乳期間,媽媽們還是以均衡飲食為原則,適量攝取6大類食物,多喝些湯湯水水,以產生足夠的奶水。

參考

  •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 迎接寶寶的準備(link)
  •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母乳哺育手冊(link)
  •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網站:孕婦健康手冊(link)
  •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中心:準爸爸待產準備功課(link)

 

媽咪迎新禮 立即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