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溢奶吐奶嗆奶

嬰兒吐奶、溢奶怎麼辦?幾招改善寶寶吐奶/溢奶/嗆奶狀況

寶寶0-1歲文章
文章
5 月 4, 2020

哺乳期間,寶寶吐奶、溢奶或嗆奶的情況都很常見,通常是因為在吸奶時吞進太多空氣,所以建議媽媽在餵完奶之後要拍嗝。而比起媽媽親餵,瓶餵較容易因寶寶嘴型無法貼合而吞下更多空氣,所以親餵不太需要拍嗝。如果寶寶的體重有穩定增加,也沒有生病的跡象,媽媽就不需過度擔心嬰兒吐奶問題,多半在1歲大時,這些症狀就會改善許多。

Author(s):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如果發現嬰兒吐奶的情形,但是寶寶體重持續穩定增加並且發育正常,就不需要太擔心,這類症狀會隨著寶寶長大而改善。

在餵奶之後,嬰兒吐奶、溢奶或嗆奶的反應不時會發生,而這些情況多半是因為寶寶在吸奶時,嘴巴沒辦法完全貼合奶嘴或乳頭,因此吸入過多空氣,所以通常建議在餵完奶後,替寶寶拍嗝讓空氣排出。

不過有些媽媽聽說親餵母奶就不用幫嬰兒拍嗝,這是真的嗎?本文將替媽媽們分別介紹餵奶時嬰兒常見的溢奶、吐奶、嗆奶反應,以及注意事項和解決方法。

 

▲餵奶之後,嬰兒吐奶、溢奶或嗆奶的反應不時會發生,多半是因為寶寶喝奶時喝太多,或是吸入過多空氣所致。

▲餵奶之後,嬰兒吐奶、溢奶或嗆奶的反應不時會發生,多半是因為寶寶喝奶時喝太多,或是吸入過多空氣所致。

 

嬰兒吐奶的4個常見原因

有別於溢奶的慢慢流出,嬰兒吐奶是寶寶將喝下的奶水從胃部又一次性吐出來的現象,而造成寶寶吐奶原因有很多,以下是4個常見的嬰兒吐奶原因:

嬰兒吐奶原因1:喝太多太快

寶寶如果喝奶時一次太多又喝太快,和一般人狼吞虎嚥容易嘔吐一樣,就很可能造成寶寶吐奶。

嬰兒吐奶原因2:食物過敏

這個嬰兒吐奶的原因取決於母奶或寶寶飲食的成分,有可能媽媽的飲食影響母乳,吃了某種讓寶寶過敏的食物,或寶寶攝取某些飲食過敏而吐奶。

嬰兒吐奶原因3:吞太多空氣

有些寶寶在喝奶時可能不專心,或是因吸吮方式錯誤而吞下太多空氣,導致嬰兒吐奶狀況。

嬰兒吐奶原因4:母乳分泌過多

母乳分泌太旺盛或溢乳反射,都可能讓寶寶不知不覺喝下過多奶水,造成寶寶嗆奶或者吐奶的狀況。

基本上,如果發現嬰兒吐奶的情形,但是寶寶體重持續穩定增加並且發育正常,就不需要太擔心,這類症狀會隨著寶寶長大而改善,大約在12個月大時,寶寶吐奶及溢奶狀況就會停止。

 

▲嬰兒吐奶是寶寶將喝下的奶水從胃部又吐出來的現象,大約在12個月大時,寶寶吐奶狀況就會停止。

▲嬰兒吐奶是寶寶將喝下的奶水從胃部又吐出來的現象,大約在12個月大時,寶寶吐奶狀況就會停止。

 

預防嬰兒吐奶這樣做

餵奶時期,難免會發生寶寶吐奶的狀況。只要掌握餵奶及照顧寶寶的幾項原則,便能減低寶寶吐奶的機會。

預防寶寶吐奶的原則:

  • 讓寶寶以直立的方式喝奶,並在餵奶後讓寶寶維持頭上腳下的狀態大約30分鐘。
  • 大力晃動容易引發寶寶吐奶。餵奶後30分鐘內,避免讓寶寶從事激烈活動或是坐車。
  • 餵奶後輕輕拍打寶寶背部,以防止空氣累積在胃裡導致寶寶吐奶。
  • 一次不要餵太多奶水,盡量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餵寶寶。
  • 仰睡取代側睡、趴睡。坊間傳言側睡或趴睡能防止寶寶吐奶,實際上卻會讓液體逆流,為寶寶帶來嗆到甚至窒息的危險。
  • 哺育母乳的媽媽除了觀察寶寶吐奶的狀況,也可比對自己的飲食內容,是否吃了某些會引起寶寶吐奶的食物,有的話就請暫時避免吃這些食物。
  • 如果多次吐奶,且長期發生,仍需諮詢小兒科醫師。

 

嬰兒溢奶狀況說明

溢奶是指寶寶在喝奶時或是喝奶之後,少數的奶水從嬰兒胃部又回流上來食道,並從嘴角溢出來,和吐奶的差別在於,溢奶不會一次性大量地從寶寶嘴巴吐出來。嬰兒溢奶的狀況通常多開始於第一個月內,持續到1歲。

常見寶寶溢奶的狀況:

  • 溢奶發生在嬰兒喝奶期間或喝奶後不久。
  • 嬰兒喝奶時咳嗽或打嗝。
  • 嬰兒喝奶時表現不安。
  • 打嗝或是喝完奶後吞嚥。
  • 嬰兒哭鬧不安。
  • 即使有喝奶,但因溢奶流出而攝取不足,所以嬰兒體重沒有增加。

 

緩解嬰兒溢奶的方法

一般來說,寶寶如果有溢奶但沒有生病的跡象,體重也穩定正常增加的話,偶爾的溢奶狀況並不需要看醫師。

至於改善寶寶溢奶的方法,和預防嬰兒吐奶的方法一樣,就是在餵奶期間和餵奶後讓寶寶維持直立的姿勢、別讓寶寶一次喝太多。還有以仰睡取代趴睡或側睡,避免奶水從胃食道逆流導致寶寶吐奶及溢奶,也降低寶寶窒息的風險。

 

母乳分泌過多可能是嬰兒嗆奶原因

寶寶嗆奶是餵奶時很常見的一種反應,而造成嗆奶的原因可能是母乳分泌過多,加上餵奶姿勢不當所致。

有些媽媽可能母乳分泌量過多,會出現快速的溢乳反射(Milk Ejection Reflex),使母乳會以強而有力的方式從乳管噴出乳汁,容易讓寶寶嗆奶、或造成吐奶的情形發生。

媽媽在餵奶時,應一邊注意寶寶是否可能嗆到,嗆奶會有以下徵兆:

  • 嗆到、嘔吐、咳嗽或喘息
  • 感覺寶寶的嘴巴在微微壓乳頭,好像在控制母奶流出來的速度
  • 嬰兒嘴巴常常脫離乳頭。
  • 嬰兒常常把奶吐出來。
  • 喝奶時發出異常的咯咯聲。
  • 寶寶拒絕喝奶。

 

寶寶嗆奶的3種處理方法

爸媽得先學會緊急處理嗆奶反應的方法。如果母乳分泌旺盛的話,不妨用側躺的姿勢餵奶,可以幫助多餘的奶水從寶寶的口腔流出,也要注意寶寶嘴巴有確實含住乳頭吸吮,降低嗆奶的機會。

發生嗆奶情況時,應該採取以下3方法立刻處理,避免寶寶窒息:

  1. 側躺餵奶,讓多餘的奶水從寶寶的嘴巴流出來。
  2. 讓寶寶臉朝下,用手臂支撐寶寶的胸部,同時撐住寶寶的頭,讓寶寶向前傾斜,並輕拍寶寶的背。
  3. 再不行的話,將手握拳並將拳頭放在寶寶肚臍上方的部位。另一隻手放在握緊的拳頭上,然後向腹部內上方壓,動作要稍微有些力道和速度,並重複幾次,也就是所謂的哈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

 

親餵母奶需要幫寶寶拍嗝嗎?

餵完奶後,大家幾乎都知道要拍寶寶的背讓寶寶打嗝,這是因為寶寶喝奶時多少會吞下一些空氣,腸胃累積太多空氣可能讓寶寶吐奶或溢奶,需透過拍嗝排出嬰兒胃部多餘空氣。

而奶嘴因為比乳頭更難讓寶寶的嘴型完全貼合,所以又會更容易讓寶寶吞下空氣,這也是為什麼親餵寶寶母奶比較不需要像用奶瓶餵的那樣拍嗝。

不過親餵的媽媽們如果發現寶寶吐奶、溢奶等不適狀況,還是可以替寶寶拍嗝,例如有些媽媽母乳分泌較多,或寶寶喝奶時吞太快,就比較可能吞下空氣需要拍嗝。

 

5個方法預防寶寶吐奶

▲餵奶時期難免會發生寶寶吐奶的狀況,只要掌握餵奶的幾項原則,便能減低寶寶吐奶及溢奶的機會。

嬰兒吐奶溢奶重點摘要:

  • 嬰兒吐奶、溢奶多半是因為寶寶喝奶時喝太多、太快,吸入過多空氣所致。
  • 大多數寶寶會在12個月大時停止吐奶及溢奶狀況。
  • 母乳分泌旺盛可能導致寶寶嗆到,或是喝太多導致嬰兒吐奶、溢奶。採側躺餵奶,可幫助多餘的奶水從寶寶的口腔流出。
  • 腸胃累積太多空氣可能讓寶寶吐奶或溢奶,需透過拍嗝排出嬰兒胃部多餘空氣。

參考

  • Baby Choking while Breastfeeding. (link)
  • Reflux in babies. (link)
  • Why is my baby spitting up so much breast milk? (link)
  • Is it true that breastfed babies don't need to be burped? (link)

 

媽咪迎新禮 立即免費領取

推薦內容

View details 哺餵母乳分泌不足或塞奶怎麼辦?哺乳常見5症狀與緩解方式
文章
哺餵母乳常見問題

哺餵母乳分泌不足或塞奶怎麼辦?哺乳常見5症狀與緩解方式

遇到塞奶很不舒服?餵母乳常見的5種症狀有:母乳乳汁分泌不足、脹奶、塞奶硬塊、乳頭痛、胸部痛等。該怎麼辦?別著急,透過注意塞奶食物和哺乳事項,讓媽媽們緩解這些症狀!

審稿人 - 周佳謙醫師, 天給聯合婦幼診所 婦產科醫師

View details 3大母乳營養成分解析,帶你了解母乳其實是「活的」
文章
母乳是活的

3大母乳營養成分解析,帶你了解母乳其實是「活的」

母乳由脂肪、醣類、蛋白質三大核心成分所組成,都是寶寶成長時必要的營養,而且母乳成分還具備關鍵的活性因子,其中又以「gsMO」即乳源之神經節苷脂(Gangliosides)和α-lac(α-乳白蛋白)兩項最重要。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哺育母乳,媽媽營養補充~攝取DHA奠定寶寶學習力
文章
哺育母乳,媽媽營養補充

哺育母乳,媽媽營養補充~攝取DHA奠定寶寶學習力

媽咪們在哺乳期間,為了要給寶寶足夠又營養的母乳,媽媽會需要補充很多熱量,也特別需要注意鐵、鈣、鉀、維生素A和維生素D等營養攝取,均衡飲食非常重要,必要時可以使用哺乳營養品協助營養補充。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會坐會翻身,動作變更靈活了!
文章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會坐會翻身,動作變更靈活了!

在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他們漸漸能控制自己身體的力量,從興奮揮動手腳,手掌能自在地抓握,到寶寶嘗試獨自翻身,這些行為都是和學習發展的串聯程度有關係。本文將整理4個月寶寶發展特徵,幫助爸爸媽媽認識4個月寶寶發展進程,更了解寶寶這段時間的行為變化狀況。

View details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文章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寶寶4~6個月大時,便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副食品的選擇上,以流質和泥狀食物為主,可以將地瓜、高麗菜、稀飯等打成泥餵給寶寶吃,但不要加入任何調味料。蜂蜜和果汁可能是許多人的愛,但不適合1歲前的寶寶食用。

View details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照顧及預防嬰兒腹瀉須知
文章
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照顧及預防嬰兒腹瀉須知

有時候發現寶寶的便便水水稀稀的,擔心寶寶是不是吃壞東西,是拉肚子的情況。其實寶寶的排便情況,還取決於是喝母奶還配方奶。判斷寶寶拉肚子與否,是看寶寶便便的狀況,再與之前做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寶寶發展里程碑有哪些?奠定初生嬰兒發展關鍵
文章
寶寶發展里程碑

寶寶發展里程碑有哪些?奠定初生嬰兒發展關鍵

寶寶成長里程碑有哪些?嬰幼兒成長指標分成: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和社會互動,寶寶的四項成長指標變化就是成長里程碑。本文將成長指標表詳細列出,也提供增加寶寶學習力的營養參考。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新生兒教育與寶寶發展指標:關鍵是"互動"及"鼓勵"
文章
寶寶發展指標

新生兒教育與寶寶發展指標:關鍵是"互動"及"鼓勵"

1歲前是新生兒教育促使學習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鼓勵和微笑有助於寶寶發展,而寶寶教育發展指標表現在各感官上又是如何呢?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餵母乳準備:這樣吃,奠定寶寶學習力與保護力
文章
哺餵母乳營養很重要

餵母乳準備:這樣吃,奠定寶寶學習力與保護力

哺乳期間,為了分泌營養均衡的母乳,媽媽們需要保持飲食均衡,除了多攝取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之外,也可以適量搭配營養補充品,如LC40益菌和DHA藻油,不僅有助健康維持,更可奠定寶寶的學習力和保護力。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從新生兒便便,瞭解寶寶常見的腸胃不適與腸胃發展狀況
文章
寶寶腸胃不適

從新生兒便便,瞭解寶寶常見的腸胃不適與腸胃發展狀況

由於嬰兒腸胃發展未完全,容易受到刺激而讓寶寶腸胃感到不適,媽媽們可以透過觀察新生兒便便的顏色,了解寶寶腸胃功能有無異狀。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吃副食品排便不順?寶寶副食品推薦這樣吃!
文章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吃副食品排便不順?寶寶副食品推薦這樣吃!

寶寶4~6個月大時,便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副食品的選擇上,以流質和泥狀食物為主,可以將地瓜、高麗菜、稀飯等打成泥餵給寶寶吃,但不要加入任何調味料。蜂蜜和果汁可能是許多人的愛,但不適合1歲前的寶寶食用。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餵母奶會懷孕嗎?懷孕哺乳要格外小心
文章
懷孕哺乳中的母親

餵母奶會懷孕嗎?懷孕哺乳要格外小心

懷孕哺乳常見問答一次大公開:餵母奶會懷孕嗎?在哺乳期懷孕的話,需要注意什麼,才能同時照顧好哺乳中的寶寶和肚子裡的胎兒?

審稿人 - 周佳謙醫師, 天給聯合婦幼診所 婦產科醫師

View details 寶寶厭奶怎麼辦?少量多餐應對厭奶期症狀
文章
寶寶厭奶該怎麼辦

寶寶厭奶怎麼辦?少量多餐應對厭奶期症狀

當寶寶發生厭奶現象怎麼辦?怎樣才算厭奶症狀?寶寶喝多少才算正常?媽媽們該怎麼應對厭奶期?這時請別強迫寶寶喝奶,可以採取以下對策來改善...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寶寶長牙順序時間不可不知~長牙口腔清潔很重要!
文章
寶寶長牙順序

寶寶長牙順序時間不可不知~長牙口腔清潔很重要!

寶寶長牙順序的時間會受基因影響而不太一樣,但一般而言會在4~7個月左右開始。本文將介紹寶寶長牙時間、順序、症狀,以及長牙時如何清潔口腔的方法。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嬰兒哭不停怎麼辦?找出哭泣原因很重要
文章
安撫哭鬧不停的寶寶

嬰兒哭不停怎麼辦?找出哭泣原因很重要

嬰兒哭鬧不停時,首先想到的原因通常是肚子餓或是尿布濕了,然而心理和生理因素,也可能使嬰兒哭不停。一起來了解造成嬰兒哭鬧的可能原因和安撫方法吧!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寶寶的飲食及居家環境是關鍵
文章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寶寶的飲食及居家環境是關鍵

嬰兒過敏體質很可能是家族遺傳,不過自然產和親餵母乳還是可以降低寶寶過敏的機率。平時在照顧寶寶時,也要記得每星期清洗被褥,如果要給寶寶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爸媽也要特別注意寶寶吃完後的身體狀況。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嬰兒起紅疹子發癢抓不停?了解常見寶寶皮膚狀況
文章
寶寶皮膚敏感

嬰兒起紅疹子發癢抓不停?了解常見寶寶皮膚狀況

濕疹造成的皮膚問題不只困擾大人,也同樣會發生在寶寶身上,尤其寶寶不像大人忍耐度那麼高,常常感覺癢就不停地用小手拚命抓,等到媽媽們注意到時,可能早就把小臉或身體其他部位抓出一道道傷口了。如果爸媽能認識這些常發生在寶寶身上的皮膚狀況,並學習如何避免和解決,不僅能讓寶寶保有水嫩的肌膚,也能降低寶寶因不適而哭鬧的機會。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寶寶會對我微笑、手腳更有力氣了!
文章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寶寶會對我微笑、手腳更有力氣了!

3個月寶寶有特定的行為發展特徵,因此爸爸媽媽應該要了解寶寶成長里程碑,隨時注意寶寶的成長變化狀態,提升他們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與對人的互動,並讓寶寶適時補充學習營養,以培養感覺統合能力,加強大腦發展的溝通與連結,有助於3個月寶寶的成長進程發展。

View details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文章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哈啾!」寶寶的噴嚏聲總令父母十分緊張,擔心寶寶是不是感染了感冒或過敏性鼻炎?父母發現孩子開始打噴嚏時,應先多加觀察寶寶的狀況,才能幫助減緩寶寶鼻子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