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順序

寶寶長牙順序時間不可不知~長牙口腔清潔很重要!

寶寶0-1歲文章
文章
5 月 22, 2020

寶寶在4~7個月左右開始長牙齒,每個寶寶長牙順序差不多,只要牙齒沒長歪也沒蛀牙,爸媽就不用太擔心。因為長牙齒的過程非常不舒服,所以寶寶會更常哭鬧,可以讓寶寶含著冰奶嘴、冰湯匙、冰磨牙器或乾淨的濕毛巾,幫助舒緩不適。

Author(s):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如果寶寶18個月大了還沒長牙的跡象,爸媽就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等寶寶長了第1顆牙後,爸媽大約每4個月檢查1次寶寶有沒有再長新牙齒即可。

長牙是寶寶長大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長牙的過程會很不舒服,所以爸媽知道愈多關於寶寶長牙的知識,就愈能應付寶寶長牙的各種狀況。本文將介紹寶寶長牙順序、症狀,以及爸媽要如何維持寶寶口腔健康的方法。

 

寶寶長牙時間與順序大同小異

寶寶長牙時間會受基因影響而不太一樣,如果爸媽其中一人是屬於比較早長牙的,寶寶也會比較早長牙。一般來說,寶寶大約在4~7個月大時開始長牙,並在3歲全部長齊。不過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的醫師提醒,如果寶寶到了18個月都還沒有長牙的跡象,爸媽就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寶寶長了第1顆牙後,爸媽大約每4個月檢查1次寶寶有沒有再長新牙齒即可,以下為寶寶長牙時間與順序,提供爸媽參考:

  • 6~10個月:下顎中間門牙
  • 8~12個月:上顎中間門牙
  • 9~13個月:上顎側門牙
  • 10~16個月:下顎側門牙
  • 13~19個月:上顎第1顆臼齒
  • 14~18個月:下顎第1顆臼齒
  • 16~22個月:上顎犬齒
  • 17~23個月:下顎犬齒
  • 23~31個月:上顎第二顆臼齒
  • 25~33個月:下顎第二顆臼齒

 

爸媽可能會擔心寶寶沒有按照這樣的時間順序長牙,但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示,寶寶長牙順序並不會影響寶寶發展,爸媽要注意的是牙齒是否歪掉或太密,因為小孩6歲時,會換牙長出恆齒,而乳牙會比恆齒還要小,所以牙齒之間應該要有空隙,以便日後長恆齒。一般來說,恆齒會從下顎中間門牙開始換,所以如果爸媽注意到寶寶牙齒長得太過密集,可以請教兒童牙醫。

 

了解寶寶長牙期的徵兆

 

了解寶寶長牙期的徵兆

寶寶是否進入長牙期很容易察覺,爸媽可以透過以下徵兆來判斷:

  • 一直流口水。
  • 牙齦紅腫。
  • 沒胃口。
  • 想要啃咬硬物。
  • 常常大哭、易怒。
  • 睡不著或是睡很少。
  • 體溫升高,但不會超過38.3℃。

 

爸媽若想安撫正在長牙的寶寶,可以讓寶寶含著冰奶嘴、冰湯匙、冰磨牙器或乾淨的濕毛巾,並隨時注意寶寶長牙有沒有其他症狀,如果出現發燒(超過38.3℃)、嘔吐或腹瀉,就要請醫師檢查了。

 

寶寶口腔清潔做到3原則

 

寶寶口腔清潔做到3原則

在寶寶還沒長牙前,媽媽在餵奶後也要照顧寶寶的牙齦,可以參考以下3個原則清潔寶寶的牙齦:

  1. 用濕的軟毛巾或紗布清潔
  2. 一天至少要清洗二次
  3. 哺乳完和睡前一定要清潔

 

等到寶寶開始長牙齒,媽媽就可以改用嬰幼兒牙刷幫寶寶做牙齒清潔,這類的牙刷毛很軟、牙刷頭很小,而且刷柄比較大,爸媽幫寶寶刷牙也比較方便。另外,爸媽還要注意寶寶長牙時的蛀牙問題。嬰兒蛀牙又稱奶瓶性蛀牙(Baby bottle tooth decay,醫學上稱奶瓶性齲齒),因為寶寶蛀牙的機率比成人高,想要預防寶寶蛀牙,爸媽請記得寶寶的奶瓶只能裝幼兒配方食品、母奶和水,不要裝含糖飲料,連果汁、蘇打水都不可以,以免寶寶蛀牙,或產生併發症例如:提早換牙、細菌感染、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牙齦炎(Gingivitis)、缺牙、牙齒泛黃或長黑斑等。

 

寶長牙時間順序與症狀

 

重點摘要:

  • 寶寶長牙順序並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或發展,爸媽只要注意牙齒是否歪掉或生長過密就好。
  • 讓寶寶含著冰奶嘴、冰湯匙、冰磨牙器或乾淨的濕毛巾,可以舒緩長牙的不適。
  • 寶寶的牙齦1天至少要清洗2次,特別是哺乳完和睡前。

參考

  • Teething: Symptoms and Remedies _ page1 (link)
  • Teething: Symptoms and Remedies _ page2 (link)
  • Teething (link)
  • How to Tell If Your Baby’s Teeth Are in the Right Order (link)
  • Caring for Your Baby's Teeth (link)

 

媽咪迎新禮 立即免費領取

推薦內容

View details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會坐會翻身,動作變更靈活了!
文章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會坐會翻身,動作變更靈活了!

在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他們漸漸能控制自己身體的力量,從興奮揮動手腳,手掌能自在地抓握,到寶寶嘗試獨自翻身,這些行為都是和學習發展的串聯程度有關係。本文將整理4個月寶寶發展特徵,幫助爸爸媽媽認識4個月寶寶發展進程,更了解寶寶這段時間的行為變化狀況。

View details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文章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寶寶4~6個月大時,便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副食品的選擇上,以流質和泥狀食物為主,可以將地瓜、高麗菜、稀飯等打成泥餵給寶寶吃,但不要加入任何調味料。蜂蜜和果汁可能是許多人的愛,但不適合1歲前的寶寶食用。

View details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照顧及預防嬰兒腹瀉須知
文章
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照顧及預防嬰兒腹瀉須知

有時候發現寶寶的便便水水稀稀的,擔心寶寶是不是吃壞東西,是拉肚子的情況。其實寶寶的排便情況,還取決於是喝母奶還配方奶。判斷寶寶拉肚子與否,是看寶寶便便的狀況,再與之前做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寶寶發展里程碑有哪些?奠定初生嬰兒發展關鍵
文章
寶寶發展里程碑

寶寶發展里程碑有哪些?奠定初生嬰兒發展關鍵

寶寶成長里程碑有哪些?嬰幼兒成長指標分成: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和社會互動,寶寶的四項成長指標變化就是成長里程碑。本文將成長指標表詳細列出,也提供增加寶寶學習力的營養參考。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新生兒教育與寶寶發展指標:關鍵是"互動"及"鼓勵"
文章
寶寶發展指標

新生兒教育與寶寶發展指標:關鍵是"互動"及"鼓勵"

1歲前是新生兒教育促使學習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鼓勵和微笑有助於寶寶發展,而寶寶教育發展指標表現在各感官上又是如何呢?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哺餵母乳分泌不足或塞奶怎麼辦?哺乳常見5症狀與緩解方式
文章
哺餵母乳常見問題

哺餵母乳分泌不足或塞奶怎麼辦?哺乳常見5症狀與緩解方式

遇到塞奶很不舒服?餵母乳常見的5種症狀有:母乳乳汁分泌不足、脹奶、塞奶硬塊、乳頭痛、胸部痛等。該怎麼辦?別著急,透過注意塞奶食物和哺乳事項,讓媽媽們緩解這些症狀!

審稿人 - 周佳謙醫師, 天給聯合婦幼診所 婦產科醫師

View details 嬰兒吐奶、溢奶怎麼辦?幾招改善寶寶吐奶/溢奶/嗆奶狀況
文章
如何預防溢奶吐奶嗆奶

嬰兒吐奶、溢奶怎麼辦?幾招改善寶寶吐奶/溢奶/嗆奶狀況

在餵奶之後,嬰兒吐奶、溢奶或嗆奶不時會發生,多半是因為寶寶在喝奶時吸入過多空氣。本文將替媽媽們分別介紹常見的嬰兒吐奶、溢奶、嗆奶反應,以及幾個解決寶寶吐奶的小方法。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餵母乳準備:這樣吃,奠定寶寶學習力與保護力
文章
哺餵母乳營養很重要

餵母乳準備:這樣吃,奠定寶寶學習力與保護力

哺乳期間,為了分泌營養均衡的母乳,媽媽們需要保持飲食均衡,除了多攝取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之外,也可以適量搭配營養補充品,如LC40益菌和DHA藻油,不僅有助健康維持,更可奠定寶寶的學習力和保護力。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從新生兒便便,瞭解寶寶常見的腸胃不適與腸胃發展狀況
文章
寶寶腸胃不適

從新生兒便便,瞭解寶寶常見的腸胃不適與腸胃發展狀況

由於嬰兒腸胃發展未完全,容易受到刺激而讓寶寶腸胃感到不適,媽媽們可以透過觀察新生兒便便的顏色,了解寶寶腸胃功能有無異狀。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吃副食品排便不順?寶寶副食品推薦這樣吃!
文章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吃副食品排便不順?寶寶副食品推薦這樣吃!

寶寶4~6個月大時,便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副食品的選擇上,以流質和泥狀食物為主,可以將地瓜、高麗菜、稀飯等打成泥餵給寶寶吃,但不要加入任何調味料。蜂蜜和果汁可能是許多人的愛,但不適合1歲前的寶寶食用。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餵母奶會懷孕嗎?懷孕哺乳要格外小心
文章
懷孕哺乳中的母親

餵母奶會懷孕嗎?懷孕哺乳要格外小心

懷孕哺乳常見問答一次大公開:餵母奶會懷孕嗎?在哺乳期懷孕的話,需要注意什麼,才能同時照顧好哺乳中的寶寶和肚子裡的胎兒?

審稿人 - 周佳謙醫師, 天給聯合婦幼診所 婦產科醫師

View details 寶寶厭奶怎麼辦?少量多餐應對厭奶期症狀
文章
寶寶厭奶該怎麼辦

寶寶厭奶怎麼辦?少量多餐應對厭奶期症狀

當寶寶發生厭奶現象怎麼辦?怎樣才算厭奶症狀?寶寶喝多少才算正常?媽媽們該怎麼應對厭奶期?這時請別強迫寶寶喝奶,可以採取以下對策來改善...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嬰兒哭不停怎麼辦?找出哭泣原因很重要
文章
安撫哭鬧不停的寶寶

嬰兒哭不停怎麼辦?找出哭泣原因很重要

嬰兒哭鬧不停時,首先想到的原因通常是肚子餓或是尿布濕了,然而心理和生理因素,也可能使嬰兒哭不停。一起來了解造成嬰兒哭鬧的可能原因和安撫方法吧!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寶寶的飲食及居家環境是關鍵
文章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寶寶的飲食及居家環境是關鍵

嬰兒過敏體質很可能是家族遺傳,不過自然產和親餵母乳還是可以降低寶寶過敏的機率。平時在照顧寶寶時,也要記得每星期清洗被褥,如果要給寶寶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爸媽也要特別注意寶寶吃完後的身體狀況。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嬰兒起紅疹子發癢抓不停?了解常見寶寶皮膚狀況
文章
寶寶皮膚敏感

嬰兒起紅疹子發癢抓不停?了解常見寶寶皮膚狀況

濕疹造成的皮膚問題不只困擾大人,也同樣會發生在寶寶身上,尤其寶寶不像大人忍耐度那麼高,常常感覺癢就不停地用小手拚命抓,等到媽媽們注意到時,可能早就把小臉或身體其他部位抓出一道道傷口了。如果爸媽能認識這些常發生在寶寶身上的皮膚狀況,並學習如何避免和解決,不僅能讓寶寶保有水嫩的肌膚,也能降低寶寶因不適而哭鬧的機會。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3大母乳營養成分解析,帶你了解母乳其實是「活的」
文章
母乳是活的

3大母乳營養成分解析,帶你了解母乳其實是「活的」

母乳由脂肪、醣類、蛋白質三大核心成分所組成,都是寶寶成長時必要的營養,而且母乳成分還具備關鍵的活性因子,其中又以「gsMO」即乳源之神經節苷脂(Gangliosides)和α-lac(α-乳白蛋白)兩項最重要。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寶寶會對我微笑、手腳更有力氣了!
文章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寶寶會對我微笑、手腳更有力氣了!

3個月寶寶有特定的行為發展特徵,因此爸爸媽媽應該要了解寶寶成長里程碑,隨時注意寶寶的成長變化狀態,提升他們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與對人的互動,並讓寶寶適時補充學習營養,以培養感覺統合能力,加強大腦發展的溝通與連結,有助於3個月寶寶的成長進程發展。

View details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文章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哈啾!」寶寶的噴嚏聲總令父母十分緊張,擔心寶寶是不是感染了感冒或過敏性鼻炎?父母發現孩子開始打噴嚏時,應先多加觀察寶寶的狀況,才能幫助減緩寶寶鼻子不適感。

View details 嬰兒咳嗽怎麼辦?新生兒咳嗽常見12原因、舒緩方法
文章
嬰兒咳嗽怎麼辦?新生兒咳嗽常見12原因、舒緩方法

嬰兒咳嗽怎麼辦?新生兒咳嗽常見12原因、舒緩方法

新生兒的呼吸道尚未發展成熟,若口鼻不慎吸入外界病毒,通常寶寶會透過咳嗽將喉部的病毒咳出。父母發現寶寶咳嗽時,應先試圖了解寶寶咳嗽的原因,並多嘗試替寶寶舒緩咳嗽,維持寶寶的呼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