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皮膚敏感

嬰兒起紅疹子發癢抓不停?了解常見寶寶皮膚狀況

寶寶0-1歲文章
文章
5 月 22, 2020

濕疹造成的皮膚問題不只困擾大人,也同樣會發生在寶寶身上,尤其寶寶不像大人忍耐度那麼高,常常感覺癢就不停地用小手拚命抓,等到媽媽們注意到時,可能早就把小臉或身體其他部位抓出一道道傷口了。如果爸媽能認識這些常發生在寶寶身上的皮膚狀況,並學習如何避免和解決,不僅能讓寶寶保有水嫩的肌膚,也能降低寶寶因不適而哭鬧的機會。

Author(s):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為了避免寶寶感覺癢就一直抓而導致破皮,建議將寶寶的指甲修短,並適量塗抹凡士林或乳液幫寶寶皮膚保濕,以減輕不適。

皮膚紅腫、發癢,起疹子,是寶寶最常見的皮膚狀況,然而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嬰兒起疹子,像是因為寶寶流口水所產生的口水疹,腹瀉引起的尿布疹或是因敏感而產生的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等。嬰幼兒紅疹根據原因的不同,避免和處理方式也會有所差異。以下介紹3種寶寶起疹狀況的應對方式,讓妳在看到寶寶身體因起疹而變得紅通通時,不會再不知所措。

 

1.口水疹和尿布疹

新生兒一開始的口水量其實並不多,當寶寶2~3個月大時,唾液線會開始積極地發揮作用,加上牙齒生長的刺激,寶寶的口水分泌量會明顯增多,一旦寶寶小小的嘴巴沒辦法容納這麼多口水時,便會從嘴角流淌到臉頰周圍、下巴或是脖子,若沒有適時擦乾,積累的口水便可能刺激寶寶水嫩的肌膚,導致引起嬰兒紅疹。

當然我們沒辦法阻止寶寶流口水,建議時常用柔軟的紗布巾,將寶寶臉頰周圍的口水擦乾淨,尤其是比較豐腴的寶寶,脖子處的皺褶需要翻開來清潔,以免滋生黴菌,如果寶寶流口水經常弄濕領口或沾濕衣服,建議媽媽們讓寶寶穿戴圍兜以減少更衣次數。

一般來說,針對口水疹,可以將少許凡士林或乳液塗抹在寶寶起疹處,減緩不適感,避免口水反覆接觸皮膚,但若持續沒有改善甚至是起水泡、有傷口,建議就醫治療。

尿布疹其實跟口水疹類似,都是皮膚受到刺激而產生的不適症狀,只是尿布疹是由糞便和尿液與皮膚接觸所造成的,不管是尿布疹還是口水疹,避免症狀惡化,以保持通風、乾燥為原則,除了要時時注意幫寶寶換尿布之外,建議屁股清洗後,讓它通風一下,也可考慮擦上一層氧化鋅軟膏或凡士林作保護。

 

2.紅疹和濕疹

紅疹和濕疹其實都是廣義形容症狀的名詞,前者概括形容所有皮膚會「發紅長疹子」的症狀,而濕疹則是因「皮膚表皮及真皮發炎」,因此妳可以說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和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都是濕疹,但他們並不是相同的皮膚狀況類型。

新生兒紅疹中常見的是嬰兒毒性紅斑和粟粒疹,皆會在幾周內自然消退。汗疹則是受到氣溫影響,假如寶寶穿著過多衣物導致流汗及體溫升高,紅疹症狀會變得更加明顯,建議媽媽們多注意寶寶的體溫和室內溫度,別讓寶寶穿太多並保持通風便能減輕不適。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

3.脂漏性皮膚炎

嬰兒脂漏性皮發炎好發於未滿1歲的寶寶,其原因仍不明確,但專家認為其與皮屑芽孢菌(Malassezia)有關。寶寶的頭皮、前額、耳後、腋下、胯下或是其他皮膚皺褶處,出現厚厚的一層黃色乳痂以及皮屑。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脂漏性皮膚炎也可能發生在胯下,也有可能被視為尿布疹。

如果寶寶有脂漏性皮膚炎的話,妳會在寶寶頭部看到黃色、油油的片狀斑塊,胯下則通常只會起紅疹而無皮屑堆積。通常不需要治療,但如果發現寶寶頭部皮屑不易去除,可以考慮抹一點橄欖油讓油脂軟化皮屑,之後再用抗脂漏洗髮精清洗乾淨。假如症狀較為嚴重,醫師則會給予藥膏進行治療。

 

4.異位性皮膚炎

也稱為異位性濕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症狀,與過敏有關,容易在寶寶的臉部、脖子、頭皮、手肘和膝蓋等地方泛紅、發癢或起紅疹,患部皮膚摸起來還會感覺有點乾乾粗粗的。在症狀治療方面,醫師可能會針對發炎處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或口服抗組織胺藥物進行治療,同時根據寶寶的敏感原因,可能需要改喝母乳或是請教醫師飲食上需注意的狀況,以減緩症狀。此外,為了避免寶寶感覺癢就一直抓導致破皮,建議將寶寶的指甲修短,並適量塗抹凡士林或乳液幫寶寶皮膚乾燥處保濕,以減輕寶寶不適。

在避免寶寶異位性皮膚炎濕疹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接觸過敏原,寶寶的食物、衣物材質,以及使用什麼洗衣精洗滌衣物等等,都可能造成寶寶皮膚過敏,因此除了自己的觀察外,也需要跟醫師討論,確認寶寶的過敏原才知道如何避免,以免症狀不斷復發。

 

處理寶寶皮膚問題的原則

由於皮膚症狀千奇百怪,一般人很難自行判斷皮膚發炎或起疹是由什麼引起的,像是異位性皮膚炎和脂漏性皮膚炎的症狀就有些相似,因此建議直接就診由醫師判斷會比較精準且安全,以下為處理寶寶皮膚問題的3大原則:

  1. 保持通風及乾燥:乾燥的意思是不要讓水分長時間停留在寶寶皮膚上,不是因為脫皮、掉屑才較乾燥。因為潮濕是細菌或黴菌繁殖的絕佳環境,所以保持通風是讓身體皮膚保持乾燥的方式之一。
  2. 注意環境清潔:環境整潔不佳,寶寶就更容易接觸到潛在過敏原,並產生皮膚症狀。 處理寶寶皮膚問題的原則
  3. 不隨意用藥:請不要未經醫師指示購買和塗抹藥膏在寶寶起疹的部位,否則有可能加劇症狀,甚至引發感染使得痊癒時間拉長。

寶寶皮膚問題處理3原則

重點摘要:

  • 讓寶寶皮膚保持通風、乾燥,可降低皮膚感到不適的機率。
  • 請勿自行購買藥膏塗抹在寶寶患部。

參考

  • How Best to Treat and Prevent a Drool Rash(link)
  • How to Spot and Take Care of Your Baby’s Rash(link)
  • Cradle Cap (Seborrheic Dermatitis) in Infants(link)
  • Atopic Dermatitis in Children(link)

 

媽咪迎新禮 立即免費領取

推薦內容

View details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會坐會翻身,動作變更靈活了!
文章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會坐會翻身,動作變更靈活了!

在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他們漸漸能控制自己身體的力量,從興奮揮動手腳,手掌能自在地抓握,到寶寶嘗試獨自翻身,這些行為都是和學習發展的串聯程度有關係。本文將整理4個月寶寶發展特徵,幫助爸爸媽媽認識4個月寶寶發展進程,更了解寶寶這段時間的行為變化狀況。

View details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寶寶的飲食及居家環境是關鍵
文章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寶寶的飲食及居家環境是關鍵

嬰兒過敏體質很可能是家族遺傳,不過自然產和親餵母乳還是可以降低寶寶過敏的機率。平時在照顧寶寶時,也要記得每星期清洗被褥,如果要給寶寶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爸媽也要特別注意寶寶吃完後的身體狀況。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文章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寶寶4~6個月大時,便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副食品的選擇上,以流質和泥狀食物為主,可以將地瓜、高麗菜、稀飯等打成泥餵給寶寶吃,但不要加入任何調味料。蜂蜜和果汁可能是許多人的愛,但不適合1歲前的寶寶食用。

View details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照顧及預防嬰兒腹瀉須知
文章
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照顧及預防嬰兒腹瀉須知

有時候發現寶寶的便便水水稀稀的,擔心寶寶是不是吃壞東西,是拉肚子的情況。其實寶寶的排便情況,還取決於是喝母奶還配方奶。判斷寶寶拉肚子與否,是看寶寶便便的狀況,再與之前做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寶寶發展里程碑有哪些?奠定初生嬰兒發展關鍵
文章
寶寶發展里程碑

寶寶發展里程碑有哪些?奠定初生嬰兒發展關鍵

寶寶成長里程碑有哪些?嬰幼兒成長指標分成: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和社會互動,寶寶的四項成長指標變化就是成長里程碑。本文將成長指標表詳細列出,也提供增加寶寶學習力的營養參考。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新生兒教育與寶寶發展指標:關鍵是"互動"及"鼓勵"
文章
寶寶發展指標

新生兒教育與寶寶發展指標:關鍵是"互動"及"鼓勵"

1歲前是新生兒教育促使學習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鼓勵和微笑有助於寶寶發展,而寶寶教育發展指標表現在各感官上又是如何呢?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哺餵母乳分泌不足或塞奶怎麼辦?哺乳常見5症狀與緩解方式
文章
哺餵母乳常見問題

哺餵母乳分泌不足或塞奶怎麼辦?哺乳常見5症狀與緩解方式

遇到塞奶很不舒服?餵母乳常見的5種症狀有:母乳乳汁分泌不足、脹奶、塞奶硬塊、乳頭痛、胸部痛等。該怎麼辦?別著急,透過注意塞奶食物和哺乳事項,讓媽媽們緩解這些症狀!

審稿人 - 周佳謙醫師, 天給聯合婦幼診所 婦產科醫師

View details 嬰兒吐奶、溢奶怎麼辦?幾招改善寶寶吐奶/溢奶/嗆奶狀況
文章
如何預防溢奶吐奶嗆奶

嬰兒吐奶、溢奶怎麼辦?幾招改善寶寶吐奶/溢奶/嗆奶狀況

在餵奶之後,嬰兒吐奶、溢奶或嗆奶不時會發生,多半是因為寶寶在喝奶時吸入過多空氣。本文將替媽媽們分別介紹常見的嬰兒吐奶、溢奶、嗆奶反應,以及幾個解決寶寶吐奶的小方法。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餵母乳準備:這樣吃,奠定寶寶學習力與保護力
文章
哺餵母乳營養很重要

餵母乳準備:這樣吃,奠定寶寶學習力與保護力

哺乳期間,為了分泌營養均衡的母乳,媽媽們需要保持飲食均衡,除了多攝取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之外,也可以適量搭配營養補充品,如LC40益菌和DHA藻油,不僅有助健康維持,更可奠定寶寶的學習力和保護力。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從新生兒便便,瞭解寶寶常見的腸胃不適與腸胃發展狀況
文章
寶寶腸胃不適

從新生兒便便,瞭解寶寶常見的腸胃不適與腸胃發展狀況

由於嬰兒腸胃發展未完全,容易受到刺激而讓寶寶腸胃感到不適,媽媽們可以透過觀察新生兒便便的顏色,了解寶寶腸胃功能有無異狀。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吃副食品排便不順?寶寶副食品推薦這樣吃!
文章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吃副食品排便不順?寶寶副食品推薦這樣吃!

寶寶4~6個月大時,便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副食品的選擇上,以流質和泥狀食物為主,可以將地瓜、高麗菜、稀飯等打成泥餵給寶寶吃,但不要加入任何調味料。蜂蜜和果汁可能是許多人的愛,但不適合1歲前的寶寶食用。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餵母奶會懷孕嗎?懷孕哺乳要格外小心
文章
懷孕哺乳中的母親

餵母奶會懷孕嗎?懷孕哺乳要格外小心

懷孕哺乳常見問答一次大公開:餵母奶會懷孕嗎?在哺乳期懷孕的話,需要注意什麼,才能同時照顧好哺乳中的寶寶和肚子裡的胎兒?

審稿人 - 周佳謙醫師, 天給聯合婦幼診所 婦產科醫師

View details 寶寶厭奶怎麼辦?少量多餐應對厭奶期症狀
文章
寶寶厭奶該怎麼辦

寶寶厭奶怎麼辦?少量多餐應對厭奶期症狀

當寶寶發生厭奶現象怎麼辦?怎樣才算厭奶症狀?寶寶喝多少才算正常?媽媽們該怎麼應對厭奶期?這時請別強迫寶寶喝奶,可以採取以下對策來改善...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寶寶長牙順序時間不可不知~長牙口腔清潔很重要!
文章
寶寶長牙順序

寶寶長牙順序時間不可不知~長牙口腔清潔很重要!

寶寶長牙順序的時間會受基因影響而不太一樣,但一般而言會在4~7個月左右開始。本文將介紹寶寶長牙時間、順序、症狀,以及長牙時如何清潔口腔的方法。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嬰兒哭不停怎麼辦?找出哭泣原因很重要
文章
安撫哭鬧不停的寶寶

嬰兒哭不停怎麼辦?找出哭泣原因很重要

嬰兒哭鬧不停時,首先想到的原因通常是肚子餓或是尿布濕了,然而心理和生理因素,也可能使嬰兒哭不停。一起來了解造成嬰兒哭鬧的可能原因和安撫方法吧!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3大母乳營養成分解析,帶你了解母乳其實是「活的」
文章
母乳是活的

3大母乳營養成分解析,帶你了解母乳其實是「活的」

母乳由脂肪、醣類、蛋白質三大核心成分所組成,都是寶寶成長時必要的營養,而且母乳成分還具備關鍵的活性因子,其中又以「gsMO」即乳源之神經節苷脂(Gangliosides)和α-lac(α-乳白蛋白)兩項最重要。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寶寶會對我微笑、手腳更有力氣了!
文章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寶寶會對我微笑、手腳更有力氣了!

3個月寶寶有特定的行為發展特徵,因此爸爸媽媽應該要了解寶寶成長里程碑,隨時注意寶寶的成長變化狀態,提升他們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與對人的互動,並讓寶寶適時補充學習營養,以培養感覺統合能力,加強大腦發展的溝通與連結,有助於3個月寶寶的成長進程發展。

View details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文章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哈啾!」寶寶的噴嚏聲總令父母十分緊張,擔心寶寶是不是感染了感冒或過敏性鼻炎?父母發現孩子開始打噴嚏時,應先多加觀察寶寶的狀況,才能幫助減緩寶寶鼻子不適感。

View details 嬰兒咳嗽怎麼辦?新生兒咳嗽常見12原因、舒緩方法
文章
嬰兒咳嗽怎麼辦?新生兒咳嗽常見12原因、舒緩方法

嬰兒咳嗽怎麼辦?新生兒咳嗽常見12原因、舒緩方法

新生兒的呼吸道尚未發展成熟,若口鼻不慎吸入外界病毒,通常寶寶會透過咳嗽將喉部的病毒咳出。父母發現寶寶咳嗽時,應先試圖了解寶寶咳嗽的原因,並多嘗試替寶寶舒緩咳嗽,維持寶寶的呼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