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體溫幾度算發燒?若是發現未滿六個月大的嬰幼兒體溫測量超過38度時,建議盡快就醫,因為發燒可能是寶寶身體受感染的警訊!

嬰幼兒體溫詳解:嬰兒發燒該怎麼辦?寶寶體溫高是發燒了嗎?

寶寶0-1歲文章
文章
11 月 21, 2022

嬰幼兒體溫高或發燒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急性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其中,急性腸胃炎多半為病毒感染而引起,其症狀除了嘔吐、拉肚子,也常伴隨腹部絞痛、腹脹、發燒或食慾不振。媽媽們可以透過本篇文章學習嬰兒發燒的基本知識,了解正確的觀念及處理方式,並調整寶寶發燒時的飲食。

Author(s): 審稿人 – 陳慧文醫師

建議媽媽們發現嬰兒發燒時,直接就醫尋求專業診斷,因為一般人很難透過自行觀察判斷寶寶感染了什麼病原體。

造成嬰幼兒體溫過高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急性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另外,由非感染原因引起的發燒林林總總,包括脫水、中暑,甚至是少見的川崎氏症、自體免疫疾病、惡性腫瘤或是惡性血液疾病等。上述描述的發燒病因看起來很可怕,但其實測量出嬰兒體溫過高時,也有可能只是假性發燒,不是真發燒。

 

由於嬰兒的體溫本來就比成人還要高,有時候嬰幼兒體溫會忽然高達37.5度,是因為嬰兒調節體溫的下視丘功能還未成熟。另外嬰兒新陳代謝旺盛,皮下脂肪比成人少,造成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産生的熱量,透過嬰兒的皮膚傳遞到表面,因此就容易感覺嬰幼兒體溫比較高。

另外,天氣熱衣服穿太多,或剛洗完熱水澡,都有可能測量出嬰幼兒體溫暫時性上升的假性發燒。因此家長不用太擔心,應先安撫寶寶,減少衣服件數等,至少15到30分鐘後再測量耳溫或肛溫等中心溫度。測量額溫的話因為是表面溫度,超過37.5度就算發燒了。假如反覆測量耳溫或肛溫後若依舊超過38度,合併精神活力和食慾減少的狀況下,建議就要盡速就醫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六個月以下嬰兒使用耳溫槍有可能不準確。

 

寶寶體溫過高是發燒嗎?確認寶寶發燒三步驟

 

確認寶寶發燒步驟一:先檢查寶寶衣服是否穿太多,或室溫是否過高。
確認寶寶發燒步驟二:安撫寶寶盡量不哭鬧至少15分鐘後再重新測量。
確認寶寶發燒步驟三:六個月以下寶寶使用耳溫槍或肛溫計,測量是否中心體溫超過38度。

衍伸閱讀:<嬰兒哭不停怎麼辦?找出哭泣原因很重要>

 

嬰兒體溫過高該如何退燒?正確的退燒處理方法

嬰幼兒體溫幾度算發燒?若是發現未滿六個月大的嬰幼兒體溫測量超過38度時,建議盡快就醫,因為發燒可能是寶寶身體受感染的警訊,需要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才能判斷。六個月以上的足月健康嬰兒,若嬰兒活力佳且手邊備有之前醫師開立的退燒藥水,而且清楚嬰兒該年齡體重所需的確切安全劑量,則可以先餵藥一次,觀察退燒後的精神狀況。

 

倘若六個月以上的寶貝們高燒40度以上且合併意識不清、嗜睡、呼吸急促、食慾及活力極差、甚或出現痙孿等緊急的情況,才需要立即就醫,並不是寶貝發燒就一定得半夜衝來急診看病。

 

正確服用退燒藥的觀念也很重要,尤其是退燒需要時間,請爸媽耐心等待約1小時再測量,這時體溫才會下降,千萬不要急著餵第二次藥。若是遇到寶寶發燒不退,需要使用第二次退燒藥,須注意兩次退燒藥中間應該間隔至少4個小時。

如果寶寶發燒服用退燒藥後又再度發燒,並非退燒藥沒效,事實上退燒藥的效果只能維持4-6小時,若經測量後反覆燒退多日,建議就醫確定是否有其他病因。

 

嬰幼兒體溫過高,退燒處理步驟:

寶寶退燒步驟一:未滿六個月的嬰兒發燒,應立即就醫;六個月以上的嬰兒發燒可先在家觀察服用一到兩次退燒藥後反應。

寶寶退燒步驟二:觀察寶寶服用退燒藥或退燒後的活動力是否恢復,以及是否有出現其他不適症狀。

寶寶退燒步驟三:若服用退燒藥後降溫不佳,或反覆燒退多日,或寶寶即使退燒後活動力仍差、出現呼吸急促、痙孿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有效退燒的方法,其實千萬不要只依賴服用退燒藥,比如利用物理性的冷熱交換原理,也都可以讓寶寶更舒服一點,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 減少衣服件數
  • 以溫水擦拭身體
  • 多喝水
  • 減少被蓋
  • 泡溫水澡
  • 保持通風

 

若寶寶發燒持續不退,仍建議盡速至醫療院所接受治療。另外也要提醒爸媽,不要輕易嘗試網路上的偏方或民俗療法,有些方式反而對退燒有害無益,例如用酒精擦拭身體會讓毛孔收縮不易散熱,可能會讓寶寶發燒更嚴重。大家普遍使用的冰枕或退熱貼,雖然似乎會讓發燒的寶寶舒服一些,但其實沒有實證醫學的證據,有時容易造成寶寶的頭部溫度過低,使用上要謹慎。

 

嬰幼兒體溫幾度算發燒?若是發現未滿六個月大的嬰幼兒體溫測量超過38度時,建議盡快就醫,因為發燒可能是寶寶身體受感染的警訊!

 

嬰兒發燒常見問題Q&A

Q1.寶寶發燒應該如何正確測量?

依據體溫計的種類及測量的部位不同,發燒的定義也有差別,測量嬰幼兒口溫(包括奶嘴溫度計)37.5度以上為發燒,測量耳溫及肛溫38度以上為發燒。
三個月以下的嬰兒因耳道較小,用耳溫槍測量耳溫可能不準確,但可以做參考,如果技術上可以應再測量肛溫確認。三個月以下或體型偏小的寶寶,若是不適合測量肛溫與耳溫,可以考慮量腋溫或背溫,超過37.2度則為發燒。

 

Q2.寶寶手腳冰冷是發燒嗎?

嬰幼兒體溫系統發育尚未完全,身體四肢末梢循環較差。所以有時寶寶的四肢手腳冰涼、或是看起來偏白,並不一定就是感冒發燒,有可能只是穿太少。爸媽還是要按照標準的方式來測量體溫,有時只要將手腳保暖就可以了。

 

Q3.發燒會不會燒壞腦袋?

寶寶發燒不會燒壞腦袋。過去坊間流傳發燒會燒壞腦袋是錯誤的,而會傷害腦部的不是體溫,而是病毒及細菌,例如日本腦炎,痲疹,還有細菌性腦膜炎等等。發燒的溫度高低也不等於疾病嚴重程度,退燒後觀察寶寶的食慾及精神狀況更為重要!
隨著現今醫療進步以及疫苗的普及,嚴重腦炎感染並非常見發燒原因,因此寶寶發燒大多只是病毒感染,爸媽不用太過擔心。

 

重點摘要:

  • 嬰兒體溫會比成人高,首先確認寶寶是否為真發燒。
  • 先檢查寶寶衣服是否穿太多、室內溫度是否過高,並安撫寶寶等待至少半小時後再量體溫。
  • 未滿六個月的寶寶發燒應立即就醫,六個月以上的寶寶若突然發燒,可先使用醫師建議劑量退燒藥1-2次,未好轉仍建議就醫。
  • 嬰兒發燒拉肚子的原因,可能來自感染輪狀病毒或沙門氏菌等等所引發的急性腸胃炎。

 

參考:

  •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 in babies(link)
  • Viral Diarrhea (Infant/Toddler)(link)
  • Diarrhoea (link)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的叮嚀:打破發燒的迷思」(link)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兒童發燒生病處置?(link)

 

媽咪迎新禮 立即免費領取

推薦內容

View details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會坐會翻身,動作變更靈活了!
文章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

4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會坐會翻身,動作變更靈活了!

在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他們漸漸能控制自己身體的力量,從興奮揮動手腳,手掌能自在地抓握,到寶寶嘗試獨自翻身,這些行為都是和學習發展的串聯程度有關係。本文將整理4個月寶寶發展特徵,幫助爸爸媽媽認識4個月寶寶發展進程,更了解寶寶這段時間的行為變化狀況。

View details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文章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寶寶4~6個月大時,便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副食品的選擇上,以流質和泥狀食物為主,可以將地瓜、高麗菜、稀飯等打成泥餵給寶寶吃,但不要加入任何調味料。蜂蜜和果汁可能是許多人的愛,但不適合1歲前的寶寶食用。

View details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照顧及預防嬰兒腹瀉須知
文章
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拉肚子怎麼辦?照顧及預防嬰兒腹瀉須知

有時候發現寶寶的便便水水稀稀的,擔心寶寶是不是吃壞東西,是拉肚子的情況。其實寶寶的排便情況,還取決於是喝母奶還配方奶。判斷寶寶拉肚子與否,是看寶寶便便的狀況,再與之前做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寶寶發展里程碑有哪些?奠定初生嬰兒發展關鍵
文章
寶寶發展里程碑

寶寶發展里程碑有哪些?奠定初生嬰兒發展關鍵

寶寶成長里程碑有哪些?嬰幼兒成長指標分成: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和社會互動,寶寶的四項成長指標變化就是成長里程碑。本文將成長指標表詳細列出,也提供增加寶寶學習力的營養參考。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新生兒教育與寶寶發展指標:關鍵是"互動"及"鼓勵"
文章
寶寶發展指標

新生兒教育與寶寶發展指標:關鍵是"互動"及"鼓勵"

1歲前是新生兒教育促使學習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鼓勵和微笑有助於寶寶發展,而寶寶教育發展指標表現在各感官上又是如何呢?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哺餵母乳分泌不足或塞奶怎麼辦?哺乳常見5症狀與緩解方式
文章
哺餵母乳常見問題

哺餵母乳分泌不足或塞奶怎麼辦?哺乳常見5症狀與緩解方式

遇到塞奶很不舒服?餵母乳常見的5種症狀有:母乳乳汁分泌不足、脹奶、塞奶硬塊、乳頭痛、胸部痛等。該怎麼辦?別著急,透過注意塞奶食物和哺乳事項,讓媽媽們緩解這些症狀!

審稿人 - 周佳謙醫師, 天給聯合婦幼診所 婦產科醫師

View details 嬰兒吐奶、溢奶怎麼辦?幾招改善寶寶吐奶/溢奶/嗆奶狀況
文章
如何預防溢奶吐奶嗆奶

嬰兒吐奶、溢奶怎麼辦?幾招改善寶寶吐奶/溢奶/嗆奶狀況

在餵奶之後,嬰兒吐奶、溢奶或嗆奶不時會發生,多半是因為寶寶在喝奶時吸入過多空氣。本文將替媽媽們分別介紹常見的嬰兒吐奶、溢奶、嗆奶反應,以及幾個解決寶寶吐奶的小方法。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餵母乳準備:這樣吃,奠定寶寶學習力與保護力
文章
哺餵母乳營養很重要

餵母乳準備:這樣吃,奠定寶寶學習力與保護力

哺乳期間,為了分泌營養均衡的母乳,媽媽們需要保持飲食均衡,除了多攝取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之外,也可以適量搭配營養補充品,如LC40益菌和DHA藻油,不僅有助健康維持,更可奠定寶寶的學習力和保護力。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從新生兒便便,瞭解寶寶常見的腸胃不適與腸胃發展狀況
文章
寶寶腸胃不適

從新生兒便便,瞭解寶寶常見的腸胃不適與腸胃發展狀況

由於嬰兒腸胃發展未完全,容易受到刺激而讓寶寶腸胃感到不適,媽媽們可以透過觀察新生兒便便的顏色,了解寶寶腸胃功能有無異狀。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吃副食品排便不順?寶寶副食品推薦這樣吃!
文章
4~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寶寶也想換換口味

吃副食品排便不順?寶寶副食品推薦這樣吃!

寶寶4~6個月大時,便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副食品的選擇上,以流質和泥狀食物為主,可以將地瓜、高麗菜、稀飯等打成泥餵給寶寶吃,但不要加入任何調味料。蜂蜜和果汁可能是許多人的愛,但不適合1歲前的寶寶食用。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餵母奶會懷孕嗎?懷孕哺乳要格外小心
文章
懷孕哺乳中的母親

餵母奶會懷孕嗎?懷孕哺乳要格外小心

懷孕哺乳常見問答一次大公開:餵母奶會懷孕嗎?在哺乳期懷孕的話,需要注意什麼,才能同時照顧好哺乳中的寶寶和肚子裡的胎兒?

審稿人 - 周佳謙醫師, 天給聯合婦幼診所 婦產科醫師

View details 寶寶厭奶怎麼辦?少量多餐應對厭奶期症狀
文章
寶寶厭奶該怎麼辦

寶寶厭奶怎麼辦?少量多餐應對厭奶期症狀

當寶寶發生厭奶現象怎麼辦?怎樣才算厭奶症狀?寶寶喝多少才算正常?媽媽們該怎麼應對厭奶期?這時請別強迫寶寶喝奶,可以採取以下對策來改善...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寶寶長牙順序時間不可不知~長牙口腔清潔很重要!
文章
寶寶長牙順序

寶寶長牙順序時間不可不知~長牙口腔清潔很重要!

寶寶長牙順序的時間會受基因影響而不太一樣,但一般而言會在4~7個月左右開始。本文將介紹寶寶長牙時間、順序、症狀,以及長牙時如何清潔口腔的方法。

審稿人 - 周彥怡醫師, 禾馨怡仁婦幼中心 小兒科醫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藥系學士

View details 嬰兒哭不停怎麼辦?找出哭泣原因很重要
文章
安撫哭鬧不停的寶寶

嬰兒哭不停怎麼辦?找出哭泣原因很重要

嬰兒哭鬧不停時,首先想到的原因通常是肚子餓或是尿布濕了,然而心理和生理因素,也可能使嬰兒哭不停。一起來了解造成嬰兒哭鬧的可能原因和安撫方法吧!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寶寶的飲食及居家環境是關鍵
文章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

避免嬰兒過敏體質~寶寶的飲食及居家環境是關鍵

嬰兒過敏體質很可能是家族遺傳,不過自然產和親餵母乳還是可以降低寶寶過敏的機率。平時在照顧寶寶時,也要記得每星期清洗被褥,如果要給寶寶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爸媽也要特別注意寶寶吃完後的身體狀況。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嬰兒起紅疹子發癢抓不停?了解常見寶寶皮膚狀況
文章
寶寶皮膚敏感

嬰兒起紅疹子發癢抓不停?了解常見寶寶皮膚狀況

濕疹造成的皮膚問題不只困擾大人,也同樣會發生在寶寶身上,尤其寶寶不像大人忍耐度那麼高,常常感覺癢就不停地用小手拚命抓,等到媽媽們注意到時,可能早就把小臉或身體其他部位抓出一道道傷口了。如果爸媽能認識這些常發生在寶寶身上的皮膚狀況,並學習如何避免和解決,不僅能讓寶寶保有水嫩的肌膚,也能降低寶寶因不適而哭鬧的機會。

審稿人 - 盧芳廷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醫師

View details 3大母乳營養成分解析,帶你了解母乳其實是「活的」
文章
母乳是活的

3大母乳營養成分解析,帶你了解母乳其實是「活的」

母乳由脂肪、醣類、蛋白質三大核心成分所組成,都是寶寶成長時必要的營養,而且母乳成分還具備關鍵的活性因子,其中又以「gsMO」即乳源之神經節苷脂(Gangliosides)和α-lac(α-乳白蛋白)兩項最重要。

審稿人 - 邱敏甄營養師, 大安婦幼醫院 營養師

View details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寶寶會對我微笑、手腳更有力氣了!
文章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

3個月寶寶發展指標與育兒大全:寶寶會對我微笑、手腳更有力氣了!

3個月寶寶有特定的行為發展特徵,因此爸爸媽媽應該要了解寶寶成長里程碑,隨時注意寶寶的成長變化狀態,提升他們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與對人的互動,並讓寶寶適時補充學習營養,以培養感覺統合能力,加強大腦發展的溝通與連結,有助於3個月寶寶的成長進程發展。

View details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文章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新生兒打噴嚏是感冒嗎?解析嬰兒打噴嚏5大原因、改善方法

「哈啾!」寶寶的噴嚏聲總令父母十分緊張,擔心寶寶是不是感染了感冒或過敏性鼻炎?父母發現孩子開始打噴嚏時,應先多加觀察寶寶的狀況,才能幫助減緩寶寶鼻子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