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稿人 - 周佳謙醫師
天給聯合婦幼診所 婦產科醫師
懷孕雖然很美好,但是身體的變化、生活壓力或是相關心理疾病史,都可能造成孕婦患上產前憂鬱症。如果孕婦真的出現焦慮、難以專心等症狀,並且持續2週以上,建議尋求醫師協助,吃藥或是接受心理治療,來舒緩產前憂鬱的症狀。
媽媽們如果有產前憂鬱症,積極治療是首要任務,因為產後憂鬱的機率也會提高,若產後憂鬱則會影響到剛出生的寶寶,可能造成寶寶活動量低、注意力不足,或情緒不穩等問題。
懷孕對有些人來說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但過程中媽媽們的身體會經歷很多改變,也可能會出現一些相關的疾病。媽媽們也許聽過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但妳知道嗎?懷孕期間也可能有憂鬱症(Depression),又稱為產前憂鬱症(Antepartum depression)。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調查,約有14~23%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會出現憂鬱的症狀。以下為大家介紹產前憂鬱症的症狀和治療。
懷孕期間引起產前憂鬱症的原因很多,有時候可能不只一個,包含:
一般來說,如果孕婦出現以下其中幾個症狀,並且持續2星期以上,就可能是產前憂鬱症:
看到這裡,媽媽們可能會擔心這樣的憂鬱會不會影響到胎兒?如果孕婦患有產前憂鬱症卻不接受治療,那的確會危害到媽媽和胎兒,因為它可能會導致媽媽營養不良、抽菸、喝酒、娛樂性用藥等不良習慣,甚至可能出現自殺行為。這些舉動可能會使胎兒早於預產期出生、出生時體重過輕,或有發育不全的問題。
另外,如果媽媽有產前憂鬱症,產後憂鬱症的機率也會提高,等寶寶出生後,可能就不太會花心思照顧小寶寶,寶寶可能出現活動量低、注意力不足,或情緒不穩定等問題。所以媽媽們如果有產前憂鬱症,積極治療是首要任務。
雖然同樣是憂鬱症,但是醫學上對於懷孕期間是否能服用抗憂鬱藥(Antidepressant)仍有爭議。部分研究認為,特定的抗憂鬱藥物可能造成胎兒畸形、心臟方面的疾病、肺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或是嬰兒出生時體重過輕。因此,有些產前憂鬱症狀較輕微的媽媽,可能會採取自然療法來舒緩症狀,例如多運動、多休息、均衡飲食、針灸等。此外,孕婦還可以參加互助團體、接受心理治療,或嘗試光照療法。